新基金並不一定就比老基金更能賺錢。基民們之所以搶購新基金,歸根到底在於基金在2006年的賺錢效應。但既然是爲了賺錢,基民們就不一定非要買新基金。一來,去年的賺錢效應是老基金創造的,那是老基金投資能力的證明;二來新基金也不一定就比老基金更能賺錢。新基金的投資能力還有待於檢驗。並且,從建倉的角度來看,老基金都完成了建倉的過程,平時要做的就是倉位的調整,只要有行情,老基金馬上就可以賺錢;而新基金還存在一箇建倉的過程,而這個建倉過程中,不僅收益難與老基金相比,甚至還可能成爲老基金的“轎伕”。所以除非股指暴跌或持續下跌,否則新基金在建倉階段顯然難有老基金的優勢。而行情暴跌或下跌,恐怕這也是基民所不願意看到的。
新基金也不一定就比老基金安全。老基金倉位較重,遇到股指大跌之時,存在着市值縮水的危險。但新基金建倉之際,如果遇上股指上行,則存在着追高的風險,甚至爲老基金“抬轎”。並且新基金一旦完成建倉,那麼新基金也將與老基金一樣要面對股指的漲跌,其面對的投資風險並不比老基金少。當然,作爲老基金來說,由於有的淨值比較高,所以在股指下調時,顯得下跌的金額大一些,而新基金因爲淨值低的緣故,顯得下跌的金額少一些,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錯覺,二者的下跌幅度或許是相同的,甚至老基金的下跌幅度小於新基金也有可能。
新基金也不一定就比老基金便宜。基民購買新基金,其中有一箇很大的錯覺,認爲老基金比新基金“貴”,有的老基金甚至需要2元多錢才能申購一箇份額,而新基金每份只需要1元多一點。有的老基金“貴”是事實,但一分錢一分貨,老基金的2元錢除了1元的面值外,還包括了1元的盈利在內,所以老基金的2元是貨真價實。而新基金的1元也就是面值的1元,並無任何利潤可言。並且,有的老基金經過大額分紅或者分拆之後,其淨值也降到了1元附近,與這部分老基金相比,新基金的“便宜”優勢也就更不存在了。
此外,就算基民真的看好某隻基金,也可以進行網上申購,或者在該基金的封閉期結束後進行申購,又何須起三更、起五更地來排隊申購呢?
什麼是基金封閉期?新基金封閉期有收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