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29]这些“巴菲特”“芒格” 亏惨了!

  潮水退去後,原來這些私募基金在“裸泳”。

  名稱中帶有“巴菲特”“芒格”“全天候”等字眼的私募基金,往往會被認爲是價值投資、穩健投資風格,但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多隻名稱中帶“全天候”的產品累計淨值低於0.5元,還有一些名稱中帶“巴菲特”的私募基金早在2019年淨值便低於0.2元,並自此停止淨值更新,部分“芒格”基金亦是業績慘淡。

  多位業內人士稱,私募基金產品名稱擬定相對自由,因此私募管理人會基於市場情況、自身喜好等採用知名投資者或投資風格爲產品命名,但如果風格較爲激進的管理人採用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導向的名稱,極易對投資者造成誤導,未來私募管理人在產品名稱擬定和風險控制方面需以投資者利益爲先,審慎進行。

  “全天候”成了“全天候下跌”

  熟悉資管行業的人應該知道,全球資管巨頭橋水的“全天候”策略表現較爲穩健,通過多類資產配置應對週期變化,但國內市場部分以“全天候”爲名的私募基金卻是“徒有其名”。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遠景全天候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淨值跌至0.438元,自2022年成立以來回撤超過50%。該產品策略爲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期權策略。

  無獨有偶,截至7月19日,君盈全天候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單位淨值跌至0.437元,該產品的投資策略爲主觀多頭策略。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公示信息顯示,目前已備案、名稱中帶有“全天候”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接近700只,其中多隻產品不僅與“全天候”的策略特徵相差甚遠,業績也與穩健“搭不上邊”。

  “巴菲特”“芒格”基金業績慘淡

  不僅是“全天候”,多隻以“巴菲特”“芒格”命名的基金也業績慘淡。

  三方平臺數據顯示,十餘隻名稱中帶有“巴菲特”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019年單位淨值便跌至0.3元以下,其中上海寶銀創贏最具巴菲特潛力對沖基金7期、上海寶銀創贏最具巴菲特潛力對沖基金19期等產品淨值更是跌至0.1元附近。

  另外,截至7月19日,部分名稱中帶有“芒格”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單位淨值低於1元。

  名稱擬定切忌誤導投資者

  一直以來,私募基金產品名稱擬定相對自由,不乏根據自身喜好或市場偏好來給旗下產品起名的私募管理人,“蹭名人、名機構熱度”的行爲似乎也無傷大雅,但是多位業內人士坦言,管理人切忌因此誤導投資者,以免造成“掛羊頭賣狗肉”的風險。

  “有些機構可能因基金經理崇拜巴菲特或認同橋水,就在產品中加入了相關字眼,但是其中有兩方面風險需謹慎考量: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可能會出於對一些詞語的固有印象而認定產品的投資風格,如果產品並非全天候或類似策略,亦或者不是傳統的價值投資,那麼如此命名可能會造成一定誤導;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人沒有嚴格的風控體系,利用全天候或者巴菲特等字眼吸引投資者注意,很容易造成風險錯配,引發投資者適當性風險。”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坦言。

  一位私募高管也表示,私募有自主命名產品的權利,用一些標籤性詞彙無可厚非,甚至不失爲一箇提升投資者接受度的好方法,不過後續一定要做好投資者溝通,尤其是使用帶有標籤性意義的字眼時,需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介紹產品相關策略,並加強風險控制,以免誤導投資者。

发布于 2024-09-25 13:09:58
收藏
分享
海报
5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