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是指公司股東持有的股份數相同,但是持股擁有的股權的投票權不同。在公司中,同股不同權是一種雙層股權結構,從投票權的不同分爲普通股和由管理層持有的股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四十二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同股不同權什麼意思
一、同股不同權是什麼意思
“同股不同權”是指不同類型的股份表決權不同,又稱“AB股制度”。AB股制度,即爲雙重股權制度,是一種特殊的股權架構。不同於傳統公司法堅持的“一股一權”原則,該構架下,公司可以發行兩種A、B股份,前者遵循“一股一權”的原則,後者則是一股多權,且B股的持有者多數是公司的創始人抑或管理層。
AB股制度實質上是一種通過分離現金流和投票權而對公司實行有效控制的有效手段。
二、AB股股票的特點
1、股票分爲兩類,每股對應的投票權不同。這些公司發行的股票一般分爲A類普通票和B類普通票。後者每股的投票權一般是前者的N倍(通常爲10倍)。
2、兩種股票的持有人不同。持有A類普通股的一般是公衆投資者,二級市場過來的人比較多。B類普通股的一般是創業者、高管、公司員工與早期投資人持有。
3、兩種股票不能隨意轉化。一般A類普通股的持有者無法將A類普通股變成B類普通股,而B類普通股經過一定的程序或者直接轉讓,自動轉化爲A類普通股。
三、實際案例
根據小米集團的招股書顯示,XiaomiCorp採用AB股架構,A類股擁有10票,B類股擁有1票投票權。在AB股結構下,雷軍的31、41%的股份中有20、51%的A類股,加上其10、9%的B類股,雷軍的投票權達到了55、7%,再加上委託投票的2、2%,雷軍實際擁有公司57、9%的投票權。林斌的13、33%中有11、46%的A類股,加上1、87%的B類股,根據A類股的投票規則,林斌擁有公司30%的投票權。這樣一來,雷軍的創始團隊則擁有公司超過87、9%的投票權,可以決定公司重大事項和一般事項。
所以公司設置“同股不同權”制度的意義就在於,在保證投資者收益權的前提下,讓創始股東仍可以以較小的持股比例對公司享有控制權,有利於保護創始股東的權益。
“同股不同權”什麼意思?
“同股不同權”是對雙層股權架構的通俗說法,採用這類資本架構的公司股份會分爲投票權不同的普通股,通常命名爲A股和B股。
其中A股爲一股一票,在市面上可以正常流通;B股則爲一股多票的超級投票股(每股投票權通常有2-20張),不能隨意轉讓,轉讓的話要放棄投票特權、先轉化爲普通投票權股票,它通常爲管理團隊所持有。
需要說明的是,AB股在分紅上的權利是一致的。
雙層股權資本架構的出現,讓公司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可以以少數股份把握對公司的控制權。對他們來說,這種股權架構可以實現擴大融資和不喪失控制權的雙重目的。
此外,對很多投資者來說,他們只關心股票上的收益,並不在意公司的決策權。這種情況下,雙層股權架構得以實施並被市場接受。
擴展資料:
“同股不同權”的雙層股權架構存在的問題:
在雙層股權架構下,意味着持有少數股份的管理團隊掌握着控制權,股份制度下原有的對管理人員的內部監管機制很大程度上就會失效。
這種情況下,當管理團隊做出損害公衆投資者利益的行爲時,很難通過內部機制來遏制。
很多時候,雙層股權架構公司,需要外部司法機關和監管部門來進行監督,並在出現問題時爲公衆投資者提供救濟。
也就說,開放雙層股權架構公司上市,對當地的司法系統和監管機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參考資料:人民網-國務院:允許科技企業實行“同股不同權”治理結構